close


html模版手機輻射之害有哪些“謠”
原標題:手機輻射之害有哪些“謠”



關於手機輻射危害人體健康的研究,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。一名美國婦女使用手機7個月後發現罹患腦瘤,且形狀與位置和她使用的手機接近。她懷疑腦瘤是由手機輻射引起,並將手機制造商、運營商、零售商一並告上法庭,最後該案以“缺乏切實可靠的科學証據”被駁回。

時至今日,關於手機輻射是否有害的問題,仍然需要科學的辨別。

每天接觸手機“有害”

2012年,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瞭一項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,探索手機輻射是否致癌。研究納入13個國傢的萬餘名受試者,其中包括2765例腦膠質瘤、2425例腦膜瘤、1121例聽神經瘤、109例腮腺惡性腫瘤和7658例正常對照者。最後的研究結論是:使用手機並未增加罹患上述腫瘤的風險。

目前仍無科學研究証據証明,每天接觸手機對人體有害。說手機“有害”,主要是源於對輻射的擔心。

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,隻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攝氏度以上,都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,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被稱為輻射。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,它們的本質都是電磁波,區別在於頻率和波長不同。

電離輻射頻率高,波長短、能量大,能夠從原子、分子或其他束縛狀態中釋放電子,使物質產生電離,從而在穿透人體組織的時候破壞DNA、殺傷細胞、造成機體損傷,同時存在致癌風險。常見的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、β射線、γ射線等。

非電離輻射波長長,頻率和能量較低,不會導致物質原子或分子電離。生活中常見的產生非電離輻射的包括微波爐、無線WiFi、手機、雷達、電視、電腦等。非電離輻射不會殺傷細胞或破壞DNA,而是產生熱效應,這和曬太陽導致體溫升高是同樣的原理。

打手機時輻射“驟增”

打手機時人體受到的輻射,的確比不用老人電動床補助手機時要強,但這種輻射仍然是非電離輻射。

電離輻射的頻率是我們日常接觸的非電離輻射的106倍至1010倍以上。所以,即使接打電話時手機輻射量有增大,但距電離輻射還很遙遠。舉例來說,手機放身邊不用時的輻射量,相當於我們用棉花條敲一下胳膊,肯定不會導致骨折﹔而接打電話時的輻射量,相當於棉花條敲幾十下甚至幾千下,也同樣不會導致骨折。

睡覺時將手機放在枕邊,究竟有沒有健康風險?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任何與此相關的研究結論。而且,出於倫理方面的考慮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,準確的研究結論恐怕也三馬達電動護理床難以獲得。

不過,非電離輻射量會隨著輻射源與身體距離的增加而銳減。如果把手機放遠一點,距離頭部50厘米以上,那麼輻射量就微乎其微瞭。

手機輻射是“致電動看護床價格癌物”

世界衛生組織下設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包括手機輻射在內的“射頻電磁波”劃定為2B類致癌物。

2B是什麼概念?即射頻電磁波與癌癥的發生“可能存在因果關系但証據並不充分”。其實,同屬2B類的致癌物還有我們熟悉的紅肉(豬肉、牛肉、羊肉等),醃制、熏制後的肉類致癌級別則升至2A類。由此可見,打手機比擼串、吃烤肉的致癌風險小多瞭。

事實上,即便是有明確致癌風險的電離輻射(1類致癌物),在生活環境中也是無處不在的。我們呆在傢裡不出門,也會時刻受到宇宙輻射及建築材料的輻射。就連我們每喝一次水、每一次呼吸,都伴隨著極微量的輻射劑量。

“射頻電磁波致癌”是世衛組織出於謹慎做出的推測,並不代表一種已知事實或結果。

(作者: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醫學影像科醫師)

延伸閱讀

醫療檢查的輻射影響

醫院內的影像檢查集中在超聲科、放射科和核醫學科。超聲科的檢查項目沒有輻射。放射科的檢查項目包括X線檢查(各種拍片、造影、骨密度測量)、CT檢查和磁共振檢查(MRI)。其中,骨掃描、X線檢查和CT檢查有電離輻射。核醫學科的檢查項目一般都有電離輻射(γ射線的輻射)。

鑒於我們每個人都接受著大自然的電離輻射,可以將醫學檢查的輻射危害強度與之相比來看。接受骨密度測定,相當於在自然界多呆瞭3小時﹔看牙時拍攝瞭一張牙部X光片,相當於在自然界多呆瞭1天﹔拍攝一張胸部X光片,相當於在自然界多呆瞭12天,或相當於1天吸1包煙帶來的輻射。

X線消化道鋇餐、CT檢查、核醫學科檢查的輻射劑量高很多,相當於1年至10年的自然界輻射。不過,這離放射性損傷的劑量還差很遠(估計相差500倍至1000倍)。

因此,在看病時需把近期做過的檢查種類、時間和頻次,如實向醫生說明,以避免重復照射。



電動床價格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86c2y3ys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